产品中心
在短视频重塑一切的时代,音乐节,这个曾经专属于一、二线城市的潮流符号,正悄然下沉到县城。门票99元到500多元,就有机会见到赵雷、毛不易、朴树、二手玫瑰、痛仰乐队等知名音乐人和乐队。高性价比、强大的乐队阵容、现场吃喝玩乐一体的热烈氛围正指引着基层青年们完成摇滚启蒙。
撰稿人康提所在的小城市,已经连续举办了多届音乐节,形成了北方地区知名音乐节品牌。每年夏天的音乐节,都是当地和附近年轻人盛大的节日,上演着中国县域社会生动的文化切片,各地赶来的摇滚乐迷,附近乡镇想借此挣钱的村民,一直被骂的主办方,努力跟上趟的后勤保障,共同构成了音乐节的一部分。它粗粝,荒诞,真实,却也意外得摇滚。
半夜上厕所,我习惯性地揣上手机刷抖音。睡眼朦胧间点开同城,竟然刷到凭借综艺节目爆火的明星!他正被一群人前呼后拥着下车推搡进酒店。我瞬间一激灵睡意全无,赶紧叫老公来看,这不是咱这儿吗,明星居然来这十八线小城市啦!
紧接着往下刷,明星化身流量密码接二连三地出现在了老乡们的抖音里,每条视频都点赞上千。有人拍到他在饭店吃饭,有人拍到他在网球场打球,有车队主动发vlog,记录为他前后接机全过程,饭店老板也火速上架明星同款幸福套餐,评论区好多人晒出明星签名,大家羡慕不已……整个小城的追星热情因他的到来而被点燃。
定睛瞧日期,他来了已经一天了。而我距离他活动的最短直线公里!我仰天长啸,老天爷,为什么现在才让我刷到抖音,不然我也去看看。4年前我在上海ChinaJoy碰到汪东城做活动,并收到他送的慰问饮料后,就对他观感大好——到底是明星,放在人群中戴着口罩还这么帅,性格也非常好,很难不引人瞩目。
我们这样的小城市,一度堪比文化荒漠,文体活动近乎为零。没听说过有什么明星开办演唱会,没承办过什么像样的比赛,更别说什么电影首映或者路演宣传。就连唯一一座图书馆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我去学习过一次,桌子是老式课桌,通风靠摇头电风扇,没wifi没插线板无法满足移动办公需求,我悻悻而归。
·悟空》取景地有我们,知名相声演员巡演有我们,偶尔还能听脱口秀,凑个拼盘演唱会,见到一两个明星。最重要的是,离我们不远的县城已经连续几年夏天举办摇滚音乐节,效果越来越好,加盟的乐队阵容也越来越知名,逐渐形成北方最大的音乐节品牌。
音乐节,日接待能力不超过5000人的小县城一下子涌进了四五万乐迷,市区和隔壁好几个县酒店全部爆满,连快捷酒店都卖到了1000多元一晚。据说很多全国各地赶来的乐迷没地方住被迫去了网吧;我弟和他朋友们也去了音乐节,当晚干脆坐高铁回了省城第二天再来,毕竟一算动车票和酒店钱竟然比住当地还便宜。
的媒体证;老公朋友的单位,竟然还发了3天的联票做职工福利;来我们酒店布置过的派对策划公司,也收到了邀请函,给展位做装饰……一时间,大家出来进去谈论的都是音乐节,这俨然已经成了全城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
3天爆满正是回笼现金流的时候,全心搞接待,不用再营销了。是的,哪怕活动地点和我们酒店一南一北相距50公里,架不住客流外溢,我们也能沾到满房的光。可惜提前一个月市里就下了命令,作为城市门面接待点之一,坚决不许涨价伤客。
“大头菜生意”,所有部门还得联动支援客房撤布草、铺床单,大家兴致不高,唯我们部门例外。作为宣传口的负责人,我破例申请到2张音乐节第一天的门票,可以带着我们主播小美去现场直播蹭热度。
300辆公交车,设置了6条免费接驳路线。最近的一个站点距离我们公司只有不到10公里。路上我怕堵车耽误,换成了骑摩托车出发,想走快点。颇有经验的小美宽慰我,姐,我们慢慢走,音乐节开场了都可以随时进,越到后面才越精彩呢。
00后,活力四射,休息两天也要出省玩儿一圈。她朋友圈里什么环球影城、迪士尼、西安城墙古装照,热门吃喝玩儿乐一个不落,不说本地音乐节年年参加,还专门去北京看演出。我说你工资3500块活得可比我滋润多了。她笑笑直言,姐,我又不是每天都去,攒一两个月钱去一次,一次也会开心很久啊。尤其是音乐节,她会提前好久就购买应援服饰,设计美美的造型,碰上喜欢的乐队不惜夜排。
,女生居多。女孩子化着精致的妆容,脸上贴满了亮片闪粉“钻石”,染着五颜六色的头发并编着复杂样式的麻花辫,每个人必备一个大书包,书包上挂着零碎一大堆,是现在流行的“痛包”。大家摩拳擦掌,有人在补妆,有人穿防晒套袖,还有人拿着小风扇吹“高颅顶”,像是要赴一场盛大宴席。大热天里,我和小美两个人穿着西装笔挺的酒店制服,在车上格外扎眼。
20多分钟,路过一大片玉米地,越走越荒凉,车上一个小年轻模仿东北演员许君聪的口气问“这给哪儿来了”引得一片哄笑。是啊,很难想象这里居然会有明星到来,还会吸引那么多外地人。我们有个同事家就住在附近,他说去年很多村民都溜进去看了。他奶奶也钻了进去,还去了VIP区,看了半天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自己又出来,还用我们本地方言吐槽“太嚷了,闹不清干甚了”。
1公里我们全部下车,顶着中午12点的太阳徒步前行。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流逐渐汇集成一条长龙,沿着步道往前走,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一路上能看到各种摊贩,有9.9元编发的、画快速妆的,有租Pocket 3 GoPro拍照更出片的,有卖雨伞小风扇降暑的,还有卖摇滚旗帜手幅的。
2元地摊小百货,卖农具的,炸油条的,甚至有卖小学生练习册的,简直是一场大型农村集市。我们因太饿体力不支,停留在十字路口处一个卖鸡蛋灌饼的摊子上。我和老板攀谈得知,他提前半个月就每天在这里摆摊才能“霸”住这个位,今天更是凌晨4点就起来了。我调侃他那你一定发财了,他摆摆手,没有没有,去年赵雷来时也就卖了5000元,今天人真是不多,还不知道后面啥情况。
平常也走街串巷做小买卖,这次大型活动在看他们眼中没有“级别”,只是“比过老爷(庙会)红火多了”。也有临时起意加入的,我们走到检票口时一个姑娘拿着2袋冰水冲过来说赶紧买,里面一瓶就10块,我才知道演唱会都不能带瓶装水。姑娘说她是附近村民,更多水在车上的泡沫盒里保温。
偌大的空草坪上站着稀稀拉拉的人群,30多度的大太阳直射下来,无一处遮蔽。现场巡逻的安保和警察组成人链维护不同区域,场地周围有一圈卖小吃饮料的,但望山跑死马,走过去太远。场内很多人排队与“保护姑娘、贯彻落实”的牌子合影,我问这是干嘛,小美不屑一顾介绍“这是滚人圈烂梗”。我们四处搜寻,才在靠近舞台的区域找到一个栏杆勉强支撑起手机直播。
来自河南信阳,提前1个月开始售票时就已经下单了,来回高铁、住宿加上吃饭以及演出之外的特种兵旅游,这趟音乐节之旅要花1000元。她现在是大二暑假,看演出的钱是从生活费里节省下来的。
地给我介绍他们的台风多酷,曲目多带劲儿,贝斯手很帅。可能嫌我一直打听,酷女孩一溜烟儿就跑到了其他地方。
2004年出生的,一个人过来玩儿。还没和她聊两句她突然脸色一变冲着前排大爆粗口:死猪!把伞放下来!挡着我哥了!顺着她的话声看过去,我才发现栅栏前确实撑起了一把红色的伞。她一边举手管警察叫保安让把她“揪下来”,一边嘴里还骂骂咧咧。我问她上面哪个是你哥,她又换回了不好意思的笑容说是鼓手,他是我的架子鼓老师,这回过来就是为了支持他,转而又投入表演享受中。全程简单,真实,毫不内耗。
“问候”;比如“左文右武”,你想安安静静听歌、欣赏表演就站在舞台左边,你想pogo、mosh、circle pit就去舞台右边;最后那一片躺野餐垫、充气沙发的是“养老区”。此刻我大脑已经满是问号,你说的那些英语单词都是干嘛呢。她一句话总结,就是蹦蹦跳跳,乐迷一起high。
“俺种麦咧,不懂恁些”,比如我老家话调侃别人不聪明的“不机敏”。旗子是每人藏一截杆子走不同的安检通道,过来之后组装起来的。为什么要带,大概是“拍照很出片儿”。
7岁,工作中还能交流一二,生活上我已离她们的世界这么远。环顾一周,好像只有我是上世纪出生的老人。音乐节上我四处窜场和不同的00后朋友交流,得知了他们的大体画像。她们大多来自附近城市,更准确一点是高铁票来回不超过500元的地方。
元,高至四五百,一个乐队演出40分钟,整整3天能见到很多不同的乐队,除了自己追的万能青年旅社,其余的都是赚的。女孩说他们有很多音乐节认识的朋友。
在后台蹭到和明星的合影。她没有固定喜欢的乐队,每次音乐节都会种草一两个然后回去又移情别恋。我见她打着唇钉、胳膊上有大片纹身,问那你爸妈会不会介意,她腼腆地说这是贴的,我的演唱会look,回家就会拿掉。
年纪最小的是一个10后。他面相老成,个头高大,皮肤黢黑,手上还戴着电话手表,我一问竟然才15岁,来自河北邢台。这是他第一次独立出远门,3天2夜高铁往返。为了喜欢的沉舟乐队专程而来,了解的渠道也是网易云。他非常喜欢在他们歌曲的评论区留言,为了这场音乐节他准备了一个月,提前看攻略订酒店订门票,妈妈为此给了1500元的零花钱。我问他体验如何,他笑笑说很好。正值一首歌结束,他和大家一起竖起摇滚手势高喊牛逼。
livehouse巡演时给过我票,进去完全听不懂是干什么,前排小年轻热情高涨相互揽肩,我和朋友站在入口处聊天,我问他你这乐队真能红吗,养活自己费劲不。他大手一挥“洒洒水”,我们网易云可有3万粉丝呢。从深圳回了老家后,我一直等着他来音乐节巡演我好吹牛这是我朋友,结果他说乐队解散了。
5点多,到了下班点我们也撤场走人。越往出走才越发现大批人流正在赶来。这时日头下山,天气凉快,很多人下班有空,嘉宾们也渐入佳境,正是看演出最好的时候,而我和小美已精疲力竭,相互倚靠着像被抽干精气一样等接驳车回家。一辆又一辆过去,连续等了一个小时,还没上车。
一了解才得知,整个县已经调动了所有公职人员来做后勤保障,现场的志愿者已经多达数千人,他们早上5点多就过来了,站了一整天,中午就地吃盒饭。即便如此,保障明后两天七八万人的活动还显得非常吃力。
略显混乱,有人嫌工作人员一问三不知,厕所、通道、能否出来又进去、为什么他能带我不能带,每个人都只管自己的一片区域,其他概不负责,提起来就恼火;消防队开着洒水车想好心给乐迷降温,结果没能打成水雾,直直浇下来把人冲成了落汤鸡。接待能力不足还体现在交通疏导上。一位朋友在我们群里说,音乐节3天一共开进县城3万辆,6个停车场全部爆满,好几条路彻底堵死,完全无法疏通,堵车的人回来一顿吐槽,成了音乐节必备糟心环节。
今年市区新开了几家酒店,勉强能多容纳一两千人的住宿,但音乐节场地扩大了一倍,来的人比去年足足多了两三万人。航拍图里人和蚂蚁一样密集,朋友圈里全城的酒店同行都在晒满房海报。有经验的乐迷带来帐篷,当晚就住在场地,半夜还幸运见到了明星彩排。
我的朋友圈几乎成了本地人的狂欢。朋友,亲戚,前同事,现同事,邻居,手机上加的顾客,本地大小网红,但凡稍微年轻点的都去了音乐节。看了大家的分享我才发现原来第二、三天这么多人,晚上有烟花,有白色气浪和彩带,明星也一个接一个,现场山呼海啸,和我们去时判若两节。
她们为何而去,图一个热闹,赶时髦,想见见明星,感受年轻人的活力,价格很划算,每个人的理由都各不相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多年的惯例召开已培养了本地人的消费习惯,真的把它当成“节”来过了。
的好角度视频,同步现场动态。最后一条是群主发的结尾大烟花,他说朋友们有缘再相聚便解散了群。音乐节像是一个小型的乌托邦,让大家都逃离了生活里的琐碎,能短暂地沉浸在音乐里。在这里大家不用相互认识,很多人只因爱同一首歌、同一个乐队、甚至同一句歌词就能成为好朋友。可以一起唱跳疯玩儿,打扮得奇装异服也没有人嫌你夸张。
痛仰乐队的手幅,我抓拍了一下没抓住换了个角度。他的朋友误以为我喜欢,就随手拿给了我。此刻我们行政部门连发来几条消息,外出为什么没走OA,按照脱岗算;走了椅子也没推回去,不符合6S管理标准,你作为部门管理人员,各项监督不利,这个月绩效扣3分……
,接受每个人的审视。综合部稍微有点不顺心就过来查岗,看能不能逮到漏洞扣钱;其他部门还时不时告我小状,领导因此对我有了意见。加上最近审计查到我一笔去年印刷付款没有走三方比价的违规,我撕扯了一个礼拜才解释清这是替前任销售经理背锅。
“实在不行上北京看看”。老公天天关上门炒股,大小事催不动。下班之后想安静看会儿书写会儿稿子,孩子又嚷着想出去玩儿,应对此类琐事已将我热情消耗殆尽。
歌曲high了起来,误入特种兵区的我被人群推搡着围成了一圈,中间放着冷焰火,大家疯狂地甩头,摆动,旁边的人带我加入。长久压抑的情绪正好找到了纾解的出口,我心一横索性手机揣兜也融入了队伍,双脚离地跳跃:一起摇滚吧!(文中小美为化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