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最近,北方冷空气叠加阴雨,不少地区气温骤降、冷如初冬;而南方却仍被“秋老虎”掌控,福建、广东、浙江、湖南等地高温频现,暑热未消。
“北冷南热”之下,一味传承千年的“药食同源”之品——新会陈皮,正可大派用场。明朝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对其有精辟论述。
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仓,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浴古老人云:陈皮、枳壳利气而痰自下,盖此义也。
上述所言不仅揭示了归脾、肺二经的陈皮,主打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更点出了陈皮配伍的精妙,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和药”。
而药圣又以一句“今天下以广中来者为胜”盛赞广陈皮(以新会陈皮为上品)。北方寒湿易困脾肺、引发咳嗽痰多,新会陈皮的燥湿化痰正可化解。
反之,在燥热难耐的南方,人难免喜食生冷瓜果,脾胃易滞胀,新会陈皮的理气健脾之功有助缓解。而百搭的新会陈皮,与养生之茶更是绝配。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就曾在公开演讲中指出:茶+陈皮对呼吸道粘液排出与污染物清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团队历时两年的相关研究揭示:
新会陈皮(柑茶)能有效预防和减轻空气污染中有害气体引起的肺泡间隔的破裂、小气道重塑和粘液高分泌等诸多肺部炎症。
究其缘由,饮茶抗炎的最大“功臣”是占据了茶叶18~35%的茶多酚,其通过直接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发挥出色的抗氧化、抗炎等功效。
而百搭的新会陈皮,与不同茶类搭配更能发挥1+1>2的协同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新会陈皮与什么搭配更好呢?
新会陈皮与白茶皆以“陈”为贵,当陈皮的醇香遇上白茶的清韵,这组“陈上加陈”的黄金搭档便成了秋冬时节抗炎的佳饮。
关于新会陈皮的抗炎功效前文已获实证支持,而老白茶的抗炎潜力也多有例证。一项针对不同年份(1年、6年、18年)白茶的研究结揭示:
陈化年份越久的老白茶,抗炎效果越显著。另据权威媒体《保健时报》的报道称:老白茶能有效缓解慢性咽炎和伴有发热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感冒咳嗽)。
因此,一杯温润的陈皮老白茶,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守护呼吸道健康的贴心卫士,而市面上的陈皮白茶多以陈年老寿眉搭配新会陈皮。
这是由于寿眉叶片粗犷、带梗,经陈化后枣香、药香显,与新会陈皮的醇厚柑果香更为协调。若无现成的陈皮白茶,也可自行搭配体验调饮的乐趣。
取适量新会陈皮丝与老寿眉一同投入盖碗中冲泡,茶汤橙黄透亮、口感甜润甘醇,陈皮的柑果香与寿眉的枣韵在一盏之间协调融合。
先煮陈皮水再冲泡的方法,能更充分地激发二者的内含物质。建议先用热水润洗一道新会陈皮,待其稍加舒展后,投入煮茶壶中加适量水煮沸。
待观察壶中陈皮水明显变色即可熄火备用,随后用这壶滚烫的新会陈皮水直接冲泡老寿眉,这样泡出来陈皮寿眉茶汤喝起来层次感更足。
一提到新会陈皮与茶的搭配必然绕不开普洱茶,无论是“老大哥”陈皮普洱茶(又称“柑普茶”),还是风靡茶圈的“网红新品”小青柑都颇受茶客追捧。
而普洱茶有生、熟之分,这决定了其与陈皮的契合度!当中以经过冷水渥堆发酵、茶性更温和的普洱熟茶与新会陈皮的适配度更高。
优质的柑普茶多是将普洱熟茶与采收期晚、成熟度高、糖分高的新会大红皮相配,其甜润感融入熟普的醇厚绵滑之中,茶汤甜润度更上一层楼。
而小青柑则是未成熟期(7~8月份)采摘的新会茶枝柑搭配熟普精制而成,带有清新锐利的柑果香,与醇厚陈香的熟普交织碰撞,别具一番风味。
即便手边没有现成的柑普茶、小青柑产品,茶友们也可根据个人喜好、自由搭配调饮不同品类的新会陈皮(大青皮、二红皮、大红皮)与普洱熟茶。
从养生角度看,这对组合亦堪称“天作之合”。新会陈皮擅长理气健脾,而普洱熟茶作为后发酵黑茶的典型代表,消食解腻的功效突出。
两者相配合,能更有效地缓解换季期间因饮食不当(饮食生冷或进补荤腥食物过多)引发的积食滞气、腹胀难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新会陈皮与六堡茶的结合,堪称茶饮界中一对默契十足的“祛湿搭档”。作为后发酵茶的六堡茶,历来以显著的“祛湿”效用著称。
现代相关临床医学试验进一步证实:无论是新年份六堡茶、还是陈化五年的老六堡茶,确实都具有改善痰湿体质的积极作用。
《食品微生物学》曾发表的一项研究还揭示:六堡茶中富含的益生菌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而健康的肠道环境正是人体及时排出多余水分的关键。
与此同时,以“燥湿化痰”之功见长的新会陈皮,同样有助排解体内湿气。二者相辅相成,不失为秋冬抵御寒湿侵体、缓解咳嗽痰多等的佳饮。
在多次实践测评中,小懂团队总结出新会陈皮与六堡茶的黄金配比为2:8。以150ml盖碗为例,建议投放8克六堡茶,配以2克新会陈皮。
温杯烫盏后投入二八配比的新会陈皮与六堡茶,注入沸水快速润洗一道,这一步可促进陈皮的清新柑果香与六堡茶的陈醇初步交融。
随后沥尽茶汤正式冲泡,前几泡约5~10秒即可出汤,比例协调的茶汤入口时,六堡茶的醇和陈香中隐约透出陈皮带来的甘爽果韵,层次丰富。
这一搭配不仅风味协调,更显耐泡实力,七八道之后茶味依然饱满,后续可适当延长闷泡时间,继续享受这一杯温润体贴的养生茶汤。
无论是与越陈越佳的白茶、还是后发酵的普洱熟茶和六堡茶,新会陈皮都以其“和”的智慧,为每一盏茶汤注入独特的香韵与守护。
愿您也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杯陈皮茶,在氤氲的陈香中,品味岁月、滋养身心~
今日文末惊喜:大家可参与陈皮白茶抽奖,这款产品以2019年天马陈皮单片包裹2019年太姥山方家山老白茶,原料真实用料足。
陈皮的柑香与老白茶的枣香共同形成迷人的陈韵,汤感饱满、粘稠、甜度高,闷、泡、煮皆可,耐泡度极高。
[2]《六堡茶改善痰湿质功效评价及基于肠道菌群调节的祛湿机制研究》(食品工业科技),侯粲,肖杰,王黎明,陈洁瑜,赵晓山,范怡航,李颂,郝彬秀,应剑,张均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