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7197226


产品展示

咨询热线

手机:
电话:
地址:
邮箱:

“十四五”看内蒙古|系统解决黄河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十四五”看内蒙古|系统解决黄河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2025-11-14 06:12:09

  人民网呼和浩特11月13日电 (记者 张聿修)11月13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完成‘十四五’规划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专场,介绍自治区“十四五”时期统筹东中西部差异化协调发展、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发布会介绍,内蒙古是国家“三区四带”中黄河重点生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自治区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系统解决黄河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人民群众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内蒙古实行水生态环境形势分析会商和预警督办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工业园区水污染专项整治。黄河流域35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由2021年的74.3%提高到2024年的77.1%,干流水质连续五年持续稳定在Ⅱ类优良水平,支流国考断面年均水质全面消劣。乌梁素海湖心水质从2015年以前的劣Ⅴ类改善并稳定在IV类,鄂尔多斯市无定河、乌兰木伦河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逐渐重回人们眼前。

  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内蒙古持续推进钢铁、焦化、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列入国家清洁取暖城市,完成59.5万户清洁取暖改造。2025年1-9月,沿黄七盟市PM2.5平均浓度21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同期下降32%;乌海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21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同期下降38%,连续6年稳定达标,蓝天白云已成为新常态。

  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内蒙古坚持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多措并举防新增、去存量、控风险,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截至目前,沿黄七盟市完成2690个行政村治理任务,治理(管控)率达61.36%,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步提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今年在沿黄流域选择8个旗县区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为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内蒙古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黄河流域专项督查,系统梳理解决了一批区域性、根源性、结构性问题,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和绿色发展能级“双提升”。积极探索联防联控机制,在乌海及周边地区实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轮值工作制度,与宁夏、山西、陕西三省区签订履行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推进“生态之窗”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对生态环境数据的深度融合、智能分析,有效提升生态环境信息化监管水平,为美丽内蒙古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内蒙古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黄河流域主战场,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十四五”以来,内蒙古全力以赴加强民营企业用能要素保障,自治区本级共批复能耗双控项目940个,其中民营企业项目809个、占比86%、能耗占比91%。 “十四五”以来,内蒙古按照“能耗强度严格控制、能耗总量弹性管理”的要求,重点突出能耗强度导向,改革节能审查制度,对标各盟市“十四五”能耗强度目标,“一市(盟)一策”设置新上项目能耗强度标杆值,充分保障低能耗强度项目合理用能,推动新上项目与地区能耗强度目标相衔接,全区能耗强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十四五”前4年全区能耗累计下降16.8%,提前1年阶段性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目标任务,以年均1.4%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GDP增长和15.1%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现了节能降碳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

  记者从自治区能源局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底,内蒙古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5亿千瓦,同比增长35%,位居全国首位。其中,风电装机规模9741万千瓦,同比增长23%;光伏装机规模5212万千瓦,同比增长66%;生物质及焚烧电站装机规模57万千瓦。…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4-2026  天生赢家一触即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粤ICP备19492484